- 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看守每日在所各類收容人數(pdf檔下載)
- 基隆看守所辦理毒品防治講座 心理師深入剖析成癮心理
- 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看守所各類收容人本日無法接見名單
- 基隆看守所舉辦酒駕防治講座 提升收容人法律意識與自我警覺
- 公佈收容人每週菜單(114/9/17-9/23)
- 基隆看守所辦理毒品防治講座 心理師深入剖析成癮心理
- 基隆看守所舉辦酒駕防治講座 提升收容人法律意識與自我警覺
- 基隆看守所辦理114年度第二次修復式司法專題講座
- 基隆看守所舉辦114年醫學講座 提升收容人心理健康與戒癮認知
- 一通電話,一份愛 母親節電話懇親活動
近五年收容人數
在所各類收容人數
活動花絮
-
基隆看守所辦理毒品防治講座 心理師深入剖析成癮心理
為加強收容人對毒品危害的認識與防治意識,基隆看守所於114年9月4日特別邀請專業心理師李靜婷蒞所,舉辦毒品防治教育講座,主題為「認識毒品、拒絕誘惑-從心理層面解析成癮與復發的迷思」。 李靜婷心理師擁有多年輔導成癮個案的經驗,講座中她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心理學角度剖析毒品成癮的過程、復發的原因及自我控制的技巧,並分享多起輔導實例,讓收容人更具體地理解毒品如何悄然侵蝕個人意志與生活。 講師特別強調,毒癮不只是生理上的依賴,更是心理與情緒層面的逃避。她鼓勵收容人正視內在需求,學習表達情緒與建立正向支持系統,才能真正擺脫對毒品的依賴。現場氣氛專注熱烈,許多收容人主動提問,表示願意學習面對自我,尋求改變。 基隆看守所表示,毒品案件仍為目前收容人中比例相當高的犯罪類型,因此加強毒品防治教育為教化重點之一。感謝李靜婷心理師無私分享,讓收容人從心理層面重新認識毒品的本質與危害,有助於強化其自我覺察與抗拒能力。 未來本所將持續與各界專業人士合作,辦理多元化教育與輔導課程,期望透過穩定而有系統的教化措施,協助收容人真正遠離毒品、重建人生。
-
基隆看守所舉辦酒駕防治講座 提升收容人法律意識與自我警覺
為強化收容人對交通安全與酒駕防治之認識,基隆看守所於114年9月4日特別邀請基隆監理所專業講師莊翼榮先生,蒞所舉辦一場主題為「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的法治與生命教育講座。 講座中,莊翼榮講師以豐富的實務經驗與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收容人剖析酒駕的法律責任、交通事故的真實案例以及酒駕對個人、家庭與社會造成的嚴重後果。透過影片播放與案例討論,幫助收容人深刻體會酒駕所帶來的代價,進而提升自我反省與防範意識。「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不是口號,而是每個人對自己與他人生命的尊重。他鼓勵收容人未來出所後,能以此次講座作為警惕,建立守法觀念,避免再度因酒駕誤觸法網。 此次活動獲得收容人熱烈回響,許多收容人表示過去對酒駕的法律後果缺乏了解,經由講師深入淺出的說明,深感震撼,並表示願意將此經驗作為未來行為準則的一部分。此次講座計有職員21名、收容人31名參加。
-
基隆看守所辦理114年度第二次修復式司法專題講座
為強化收容人對修復式司法之認識,基隆看守所於114年8月21日上午辦理修復式司法專題課程,邀請基隆地檢署觀護人王怡琁女士擔任講座。 王觀護人首先闡述修復式司法核心价值,强调「對話」、「承擔责任」與「彌補傷害」之意義,並透過真實案例,說明如何促成加害者、受害者及社區三方的修復對話,引導收容人反思行為,並願意承擔責任,進而透過彼此的同理心進行補償損害、修復關係,有別於傳統刑罰的定罪科刑。 「修復式司法」立意良善,不以懲罰加害者為唯一目的,而是希望加害者能有機會藉著這一段與受害者深度溝通的過程,願意改過自新、回到社會。受害者也有機會獲得法律之外的療癒與補償,他們也絕對需要重新拾起自我、「回到社會」。期待透過「修復式司法」可以解決現行司法的困境。此次講座計有職員38名、收容人30名參加。
交通資訊:
一、自行開車:中山高速公路往北方向終點→出大業隧道→下東岸高架橋→右轉→往仁一路接東明路→(基隆法院旁)左轉→往崇法街→直行即達本所。
二、搭公車至本所,於基隆地方法院站下車。
- 基隆市公車:201、202 、203、107。
- 基隆客運:788基隆--金瓜石線。
- 大都會客運:2088 (台北)市府轉運站-八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