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收容人數
在所各類收容人數
活動花絮
-
基隆看守所舉辦「修復式司法」專題講座 推動受刑人正向思維基隆看守所為深化在收容人之法治觀念與反思契機,特於114年9月30日上午特別邀請高群倫律師蒞所,以「修復式司法」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現場除有深入淺出的專業分享外,亦安排互動問答,讓收容人能就實務疑問直接向專業律師請益,氣氛熱烈。 高群倫律師在演講中指出,修復式司法的核心理念,在於透過對話、理解與修復,讓加害者承擔責任,並嘗試修補因犯罪所造成的傷害。他強調,修復式司法並非傳統刑罰的替代,而是輔助司法體系的一環,目的是促進加害者、被害者與社會之間的重新連結,進而降低再犯率。 近年矯正機關積極導入多元課程及專業講座,希望透過法律專業的分享,幫助收容人從不同角度理解法律的價值,並思考如何在未來回歸社會時以更健康的方式面對人際與社會關係。本次邀請律師進入看守所與收容人直接對話,不僅能提升法治素養,更有助於培養悔悟與自我省思。 基隆看守所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此類講座與教育課程,透過專業人士的參與與支持,逐步實踐「以人為本、教育為先」的矯正理念,期盼讓收容人重拾正向價值,順利回歸社會。
-
基隆看守所舉辦防詐及打詐法治教育 律師親授法治觀念為提升收容人法律意識,防範日益嚴重的詐欺犯罪,法律扶助基金會、基隆更生保護會與基隆看守所於114年10月1日共同舉辦「防詐及打詐法治教育」專題講座,特別邀請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張一合擔任主講人,分享專業見解與實務經驗。 張一合律師在講座中指出,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假冒親友、網路投資到假檢警詐騙,皆讓許多民眾受害。他強調,不僅行為人將面臨嚴厲刑責,更會對家庭與社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張律師藉由案例解析,提醒收容人應深刻體認詐騙犯罪的嚴重後果,避免重蹈覆轍。 他在演講中更語重心長地表示:「遠離詐欺不僅是守法,也是對家人的責任。」希望收容人能以此為戒,珍惜親情、守護家庭,並在出所後勇敢踏上正途。 基隆看守所表示,本次活動透過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及基隆更生保護會的合作,讓收容人有機會直接與專業律師互動學習,進一步了解法律責任與權益,並建立正確法治觀念。所方期盼藉此強化收容人出所後的自我保護能力,遠離詐騙行為,順利復歸社會。此次講座計收容人9名參加。
-
基隆看守所辦理毒品防治講座 心理師深入剖析成癮心理為加強收容人對毒品危害的認識與防治意識,基隆看守所於114年9月4日特別邀請專業心理師李靜婷蒞所,舉辦毒品防治教育講座,主題為「認識毒品、拒絕誘惑-從心理層面解析成癮與復發的迷思」。 李靜婷心理師擁有多年輔導成癮個案的經驗,講座中她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心理學角度剖析毒品成癮的過程、復發的原因及自我控制的技巧,並分享多起輔導實例,讓收容人更具體地理解毒品如何悄然侵蝕個人意志與生活。 講師特別強調,毒癮不只是生理上的依賴,更是心理與情緒層面的逃避。她鼓勵收容人正視內在需求,學習表達情緒與建立正向支持系統,才能真正擺脫對毒品的依賴。現場氣氛專注熱烈,許多收容人主動提問,表示願意學習面對自我,尋求改變。 基隆看守所表示,毒品案件仍為目前收容人中比例相當高的犯罪類型,因此加強毒品防治教育為教化重點之一。感謝李靜婷心理師無私分享,讓收容人從心理層面重新認識毒品的本質與危害,有助於強化其自我覺察與抗拒能力。 未來本所將持續與各界專業人士合作,辦理多元化教育與輔導課程,期望透過穩定而有系統的教化措施,協助收容人真正遠離毒品、重建人生。
交通資訊:
一、自行開車:中山高速公路往北方向終點→出大業隧道→下東岸高架橋→右轉→往仁一路接東明路→(基隆法院旁)左轉→往崇法街→直行即達本所。
二、搭公車至本所,於基隆地方法院站下車。
- 基隆市公車:201、202 、203、107。
- 基隆客運:788基隆--金瓜石線。
- 大都會客運:2088 (台北)市府轉運站-八斗子。












